在第七届进博会上,人形机器人“能说会做”,既秀起了“肌肉”,又在实际场景中派上了用场。
中国馆内的一处斜坡上,全球首个可以拟人奔跑的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表演起了上下坡。“天工”是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全身协同控制泛化移动能力较强,可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等复杂泛化地形平稳移动。未来,“天工”将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养老陪护、特种环境作业等领域发挥作用。
紧邻“天工”展台的是优必选旗下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如果说“天工”在现场秀的是“体力”,那么Walker S秀的则是“脑力”。Walker S重点展示了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的创新应用,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互动。据介绍,Walker S深度融合了具身智能技术,包括多模态大模型、多模态感知、推理任务、决策规划等方面。
在进行收东西、递水果等任务时,Walker S依靠端侧多模态感知模型获得空间定位与语义信息,并将信息交由大模型进行任务理解与规划,协同配合机械臂和灵巧手的精准操作,可完成全套任务流程。同时,在大模型“加持”下,Walker S将“听到”的人类语音数据进行语义解析,并根据视觉反馈实时理解环境中的物体和人,进而实现智能语音交互,回答随机问题。
在进博会新闻中心,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GR-1“干起了活”。傅利叶携带GR-1之“小新”和“小闻”亮相,为现场媒体提供迎宾接待服务。在迎宾区,GR-1步伐稳健,向大家致意,并不时比出点赞等手势,活跃现场氛围。不仅如此,GR-1还化身“进博百科”,提供智能咨询和引导服务。通过搭载语音识别大模型,GR-1可用富有亲和力和幽默感的声音回答现场提问。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H1,在现场按照音乐节拍舞动着机械臂,跳起了视频平台上的热门舞蹈。H1是全球首款实现原地后空翻的电驱人形机器人,其移动速度可达3.3米/秒,配备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能够完成复杂动作。
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王兴兴表示,大语言模型对机器人的赋能仍有局限性,对于物理世界的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不过,通用人工智能的黎明正在到来,预计未来3年内全球各大实验室将推出更为通用和智能的机器人大模型。“未来3到5年机器人领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有更多资金、人才进入这个领域”。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感谢IT之家网友你好啊_兔子、航空先生的线索投递!,自2021年...
梵想2T固态硬盘S790系列,读速7450MB/s,日常售价为5...
,海力士宣布已经完成了1bnm的开发,这是10纳米工艺技术的第五...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的最新报告,美国个人电脑在202...
提到高饱和度,有的人想到的是风光大片,恢弘大气;有的人想到的则是...
取代C++,Rust真的要重写万物了!在得到Linux、谷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