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不为肉眼所见的“空中接力”成功完成。
澎湃新闻记者3月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经过近一个月的漂移及业务调试后,风云四号B星(以下简称“B星”)3月5日成功接替风云四号A星(以下简称“A星”),在东经105度的静止轨道上恢复业务服务。
八院透露,B星轨位调整后,监测范围进一步西移,能为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服务,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救灾等所需数据支撑。
B星于2021年6月发射升空,此前的工作岗位是在东经133度开展监测业务服务。为更好发挥卫星效益,按照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布局调整方案,今年2月1日,B星从东经133度起漂,于2月19日定点至东经105度。又经过半个月的业务调试后,3月5日8时,B星正式接替A星,完成“空中交接棒”和业务无缝交接。
为何要进行卫星的“空中接力”?据专家介绍,此次卫星业务调整是基于对东经105度主业务位置观测的连续性考虑,也是卫星之间的一次“新老交替”,由B星接替A星在新的轨道上开展监测业务服务。
调整后的静止气象卫星布局图
目前,B星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星地系统运行良好,且时空分辨率能达到1分钟、250米,技术性能更优。而A星于2016年发射,设计寿命为7年,也就是说,从2023年12月下旬起,A星已经进入超期“服役”阶段。通过这次“空中接力”和轨位调整,“年富力强” 的B星将接过A星肩上的担子,在东经105度主业务位置和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中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为服务国计民生和全球用户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风云四号A星,此次“退居二线”其实是退而不休,还将继续发挥余热。A星已于3月5日8时30分启动漂移,未来10余天,将从东经105度漂移至东经86.5度。下一阶段,A星及其地面系统仍将保持业务运行状态,逐步降低业务运行强度,继续发挥余热开展观测及服务。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感谢IT之家网友你好啊_兔子、航空先生的线索投递!,自2021年...
梵想2T固态硬盘S790系列,读速7450MB/s,日常售价为5...
,海力士宣布已经完成了1bnm的开发,这是10纳米工艺技术的第五...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的最新报告,美国个人电脑在202...
提到高饱和度,有的人想到的是风光大片,恢弘大气;有的人想到的则是...
取代C++,Rust真的要重写万物了!在得到Linux、谷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