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涌现出了一批求实奉献勇于创新、实绩过硬的先进典型。
该街道大庆路服务站居民韩友红,荣获盐都区“乡村振兴”领域首届工匠,她以布代色,以针为笔,用普通布料“缝”出了五彩世界。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点缀于生活之中,一件件经过她亲手缝制出来的布艺品栩栩如生,仿佛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
“小时候,奶奶经常在集市里淘些布片,拼拼减减做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作品,耳濡目染下,便与布艺结下了缘份。”正在一针一线缝制图案的韩友红笑着说,在拼布生涯中,《百纳被》花的时间比较长,一天一片,一共花了100天,100片。被子的每一片都有美好的寓意,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据了解,2008年,韩友红开始独立制作布艺小手作,并四处求艺提高技艺。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韩友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作品《堆绣杯垫》拍照参加中国拼布网圣诞创意大赛,最终获得了三等奖,并在后续多个比赛中接连获奖。获得信心后的韩友红开始潜心研究布艺技艺,复原了失传女红工艺“拽蜂”,荣登中国民族服饰博物馆公众号,并获得了社会广泛关注。
十几年来,韩友红的布艺作品已达千余件,在不同等级的文化馆、美术馆展出,如今她开始转型教授布艺课程,积累授课数十场,并带动了70多人就业创业,帮助了乡村剩余劳动力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接下来,我将大胆地创新,将传统的布艺和现代的美感相结合,不断地推出新作品。积极与社区,学校合作,传授布艺技艺,并让更多人了解布艺的美好,让非遗传承下去。”对于未来的发展,韩友红充满了信心。
传统向未来,非遗传承需要更多年轻力量。该街道将继续弘扬非遗文化、工匠精神,在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努力,带动更多青年人走进非遗、了解非遗项目,将他们现代的生活理念融入到传统文化中,让古老的技艺获得“新生”。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感谢IT之家网友你好啊_兔子、航空先生的线索投递!,自2021年...
梵想2T固态硬盘S790系列,读速7450MB/s,日常售价为5...
,海力士宣布已经完成了1bnm的开发,这是10纳米工艺技术的第五...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的最新报告,美国个人电脑在202...
提到高饱和度,有的人想到的是风光大片,恢弘大气;有的人想到的则是...
取代C++,Rust真的要重写万物了!在得到Linux、谷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