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交三航局承建的苏州港太仓港区三期工程9号、10号泊位尾留工程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至此,江苏太仓港一期至四期码头接上最后一块“拼图”,5932米集装箱岸线共计18个泊位全部打通,太仓港作为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江苏外贸第一大港、全国内河集装箱第一大港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太仓港区三期尾留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支河段右岸浪港口下游约700米处,与已建9号、10号泊位码头衔接,建设内容为81米长码头及相关配套设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中交三航局建设团队克服靠近长江主航道、紧邻24小时运营码头影响,多次组织召开施工部署会,抢抓黄金施工期,先后组织了三航桩6打桩船,两艘起重船,以及拖轮、锚艇、构件驳、运输船等船机设备进场施工,过程中深入开展“党建+安全生产”活动,在狭小有限的施工区域,科学有序的对施工船舶进行调配,实现了项目部的安全、如期完工。
中交三航局与太仓港有着30年的不解之缘,参建了其中一期至四期的黄金集装箱岸线。1992年10月28日,三航局在负责施工的太仓长江石化码头成功打下了第一根桩。30多年来,三航局在太仓地区承建或参建的码头数量占到太仓港区码头总量的90%以上,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在当地塑造了“值得信赖”的三航品牌形象。
多年来,三航局在太仓地区参建的工程荣获十余项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奖,其中,太仓港区三期工程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太仓港区武港码头水工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太仓港区华能煤码头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太仓港区四期工程已获得交通运输部平安工程、江苏省“扬子杯”“苏畅杯”优质工程奖等。
2021年开港投产的太仓四期工程是长江流域首个自动化堆场码头,在施工过程中,三航局建设团队推行工艺标准化管理,利用GPS+北斗定位系统,确保2656根桩基正位率达100%且检测结果均为Ⅰ类桩。建设团队还为码头植入“芯片”,通过在码头构件的桩基、横梁、纵梁等关键部里埋设传感器,自动监测码头桩基与上部结构在建设及运行全寿命期内的实时受力与变形情况,实时掌握码头结构安全运行状态。此举在全国码头建造中尚属首次,为进一步深化研究高桩水工结构设计理论并完善相关行业标准提供依据。
本项目顺利竣工标志着太仓港一期至四期岸线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形成了连续性的岸线,有效缓解码头干线船舶在泊期间泊位紧张的矛盾,解决生产忙闲不均等突出问题,将进一步提升港口通航效率和服务能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感谢IT之家网友你好啊_兔子、航空先生的线索投递!,自2021年...
梵想2T固态硬盘S790系列,读速7450MB/s,日常售价为5...
,海力士宣布已经完成了1bnm的开发,这是10纳米工艺技术的第五...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的最新报告,美国个人电脑在202...
提到高饱和度,有的人想到的是风光大片,恢弘大气;有的人想到的则是...
取代C++,Rust真的要重写万物了!在得到Linux、谷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