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腾讯科学WE大会在北京举行。记者获悉,腾讯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库”共建腾讯科技馆“数字种质库”,计划利用3D建模等数字技术,将“国家作物种质库”全品类种质资源数字化扫描,三维动态呈现,助力农业科研和公众科普。
种质资源被誉为推动农业发展的“芯片”。据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国家级种质库,在几代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保存各类农作物种子46万余份。此次发布的“数字种质库”还将展示太空水稻“小薇”等10种作物从萌发到结实的全程动态三维影像,让公众不受时空限制,观察种子生长全生命周期状况,细致感受和深入探索种子的奥秘。
据介绍,“数字种质库”是腾讯继公布打造“科技树”后公开宣布落地的首个延展科普产品。未来,它将作为腾讯科技馆“农业科学”主题常设展厅的核心展项与公众见面。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感谢IT之家网友你好啊_兔子、航空先生的线索投递!,自2021年...
梵想2T固态硬盘S790系列,读速7450MB/s,日常售价为5...
,海力士宣布已经完成了1bnm的开发,这是10纳米工艺技术的第五...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的最新报告,美国个人电脑在202...
提到高饱和度,有的人想到的是风光大片,恢弘大气;有的人想到的则是...
取代C++,Rust真的要重写万物了!在得到Linux、谷歌、亚...